-
一周軍評:“光輝”戰(zhàn)機的丟人,不止于直播墜機
東西方的航空工業(yè)之花在中東的土地上分庭抗禮,殲10CE,蘇57和陣風F-35同臺競技,都想證明在這場永不停歇的空中霸權競賽中己方并不落于人后。但對印度航空工業(yè)而言,墜落的光輝可能證明,他們距離世界先進航空工業(yè)還差得很遠,道阻且長。[全文]
-
一周軍評:日本對華“哈氣”的前因與后果
在冷戰(zhàn)大棋局中,日本扮演美國陣營的“善財童子”,同時也是東亞島鏈的“守山黑熊精”,但今天……[全文]
-
一周軍評:不再游刃有余的帝國,搞起“金穹”來也是匆匆忙忙
如今的美國已經(jīng)不再是那個能追求絕對軍事優(yōu)勢的美國。美國在“金穹”系統(tǒng)上的選擇并非是超級大國對軍事霸權的絕對追求,反而是自身核武器發(fā)展受阻以及中國核武器發(fā)展現(xiàn)狀下的某種被迫應對。 [全文]
-
一周軍評:印尼買殲-10,會引發(fā)連鎖反應嗎?
國際上就只剩下了兩種飛機仍有實際交付可能,并且性能和價格可以競爭一下,法國陣風和中國殲-10。然后……[全文]
-
一周軍評:從朝鮮閱兵看“俄朝合作成果”
對軍事觀察家們而言,比起朝鮮展示的武器本身,朝鮮從俄朝合作中獲得的軍事技術顯然是更大的話題;而對于國際政治觀察家們來說,比起閱兵本身,主席臺上朝鮮與多個國家的外交活動,也許才是未來影響東北亞局勢的關鍵。 [全文]
-
一周軍評:現(xiàn)在讓人看得云里霧里的武器,幾年后就是戰(zhàn)場現(xiàn)實
“我們的鋼鐵有意志”,再先進的裝備、哪怕是無人裝備,也是由人制定其交戰(zhàn)能力的上限。如果沒有革命先輩不畏強敵血戰(zhàn)到底的鋼鐵意志,再好的裝備也發(fā)揮不出效果。[全文]
-
一周軍評:我們的航母不能“服役即落后”
如今我們快樂地用馬院士的圖刷屏,但回到?jīng)Q策“是蒸還是彈”的那幾個年頭,沒人能預料到在下個10年,中國電磁彈射會如此突飛猛進,以至于從原理到材料上都領先“福特”級航母。支撐這一重大決策的信念是:我們的航母不能服役即落后。[全文]
-
一周軍評:“天弓四號”跟誰很像,我們已經(jīng)看懂了
臺當局和以色列的合作其實多年來大家都是心照不宣,這次天弓4和箭2的相似,行,我們也看懂了。[全文]
-
一周軍評:奇形怪狀的無人機新時代
4天以后,我們就將見證這些奇妙的設計。[全文]
-
一周軍評:閱兵上缺席的“老面孔”和意外的“新面孔”
據(jù)“五角大樓披薩指數(shù)”顯示,第二次彩排當晚,美國五角大樓連夜加班。是什么讓美國國防部連夜加班呢?是大型無人水下潛航器,高超聲速導彈,還是新型坦克、無人僚機?[全文]
-
一周軍評:這會是俄烏最后一個殘酷的夏天嗎?
雖然大體上俄軍的員額數(shù)量仍持續(xù)增長,與之相對的,烏克蘭兵力在持續(xù)降低,但在戰(zhàn)爭持續(xù)1200天以后,俄羅斯統(tǒng)帥部比誰都明白,俄羅斯的人力資源和歐美、烏克蘭一樣有限,再高昂的士氣在經(jīng)歷3年半和15萬陣亡的揮霍以后,都會讓進攻兵力變得珍貴。[全文]
-
一周軍評:“庫茲涅佐夫”與俄羅斯航母的未來,在大連還是大……
比起“庫茲涅佐夫”該不該要、新航母能不能造、什么時候造,從普京到俄羅斯海軍更需要回答的是這個問題:俄羅斯需要的是航母還是“航母的面子”?[全文]
-
一周軍評:紅色艦隊問題,但不止艦隊問題
人類歷史上總是充滿了無用的馬奇諾防線和九段漸減作戰(zhàn)參謀作業(yè)。無數(shù)案例都說明,敵人不會按照你的預設規(guī)劃行動,而我們的航母部隊的遠洋對抗演練,首先就是為了避免自以為是帶來的重蹈覆轍。[全文]
-
閱兵前瞻:我們有必要展示一下最新面貌,給世界增加一點“確定性”
“體系作戰(zhàn)”不是咒語,而是實打?qū)嵉囊恍行写a、一件件武器、一個個高素質(zhì)的人員,一場場演習訓練……這些工作不去做,光靠喊“體系作戰(zhàn)”,那這輩子也是體系不起來的。[全文]
-
一周軍評:伊朗會是第二個阿薩德敘利亞嗎?
在物質(zhì)上,伊朗多處關鍵設施受損,其受損程度之大已經(jīng)到了動搖伊朗抵抗意志的地步。物質(zhì)水平不如人尚且可以通過組織手段彌補,但在此次襲擊事件中伊朗暴露出來的拙劣組織手段,已經(jīng)證明伊朗人在斗爭上沒有太多的轉(zhuǎn)圜空間。[全文]
-
一周軍評:巴基斯坦“官宣”引進殲35+空警500+紅旗19,該怎么看?
由當今最有資格評價中國軍機實戰(zhàn)威力的國家背書,推動其他潛在客戶接觸殲35AE,這樣的“商業(yè)預熱”,不僅無可厚非,還應該加大力度。[全文]
-
一周軍評:自殺小艇,“四星”導彈…新東西不一定是好東西
其實在烏克蘭自殺小艇出名前,臺軍就曾經(jīng)設想過攜帶“兩枚反艦導彈”的“微型導彈艇”,只不過當時設想還是有人操作的,但這個東西最大的阻礙可能是今天的臺灣年輕人沒有1945年的日本人那么“鐵齒”吧。[全文]
-
一周軍評:朝鮮海軍挑戰(zhàn)“工業(yè)規(guī)律”
朝鮮海軍想要在新艦、大艦,乃至巡洋艦建造領域一鳴驚人,最大的問題也不是朝鮮能搞到什么主機,能獲得什么導彈,而是朝鮮用哪里的工人,把戰(zhàn)艦的鋼板一塊一塊焊接起來,再順利地把船送入大海。[全文]
-
一周軍評:F-55,什么東西?
戰(zhàn)略失誤就是戰(zhàn)略失誤,當美國人終于醒來發(fā)現(xiàn)東方的空軍已然成長為致力于“空軍制勝”的戰(zhàn)略空軍時,他們的追趕辦法也未見高明。這兩年的一切,可能讓美國空軍終于感受到了蘇聯(lián)空軍類似的抱怨——造個殲-20怎么就那么難。[全文]
-
一周軍評:教出世界一流空軍的人民空軍,該是幾流?
從打不過殲8到打爆“陣風”,巴基斯坦空軍的超視距空戰(zhàn)實力,不到10年間實現(xiàn)“越級打怪”,真的只是因為換上了殲10CE+霹靂15E嗎?[全文]
上海市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與不良信息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