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觀點 | Opinion more
-
波蘭太短視了,我一個烏克蘭人都看不下去
安東·尼爾曼烏克蘭能源專家
很明顯,波蘭的舉動背后存在美國等外部力量的影響,美國一直試圖限制中國與歐洲的經貿聯系。波蘭原本是中歐合作的重要樞紐,如今這一地位正因這一決定而動搖。[全文]
-
一場跨越大西洋的 “內戰(zhàn)”正在展開
摩根英國留學生
示威者身披國旗,在土耳其、印度、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特色的食品攤位前排隊。他們帶著來自這些被他們指責“破壞英國文化”的群體制作的食物回到集會。矛盾顯而易見:即使他們公開譴責多元文化主義,也無法逃離生活在其中的現實。[全文]
-
她才是歐洲真正的威脅,代表了歐盟最糟糕的一面
托馬斯·法齊英國UnHerd網站專欄作者
說到底,最值得我們警惕的并非卡拉斯本人,而是那個讓她得以登上高位的體制——一個獎賞叫嚷得最兇的鷹派、蔑視民主程序、并用社交媒體的作秀姿態(tài)取代真正政治家風范的體系。[全文]
-
與中國不同,歐洲主動接受了21世紀版《南京條約》
亞尼斯·瓦魯法基斯前希臘財政部長
這是他扇歐盟耳光的黃金機會。特朗普以拆遷球般的粗魯方式揭露了:歐盟甚至無法想象自身能成為一個主權力量——它鐵了心要在大西洋主義的帝國體系中繼續(xù)充當附庸。與1842年以及后來的中國不同,歐盟還是主動接受了永久的屈辱。[全文]
-
歐洲接受了自己的新角色:美國專屬提款機
塞巴斯蒂安·康丁香港大學亞洲全球研究員,地緣政治分析師
當年曾用一支鋼筆瓜分亞洲和非洲的帝國繼承者們,如今卻被一個靠“真實社交”賬號發(fā)言的美國總統肢解殆盡。[全文]
-
本打算中美兩頭吃,歐盟想得倒挺美
晨楓自由撰稿人
在中美不愿與歐洲的交鋒中讓步時,歐洲認為在中美相爭中,偏向美國一點,有利于逼迫中國前來示好。歐盟對美國實行以“止損”為主的示軟策略,但對以支持俄羅斯為中歐關系轉折點來要挾中國讓步,就是出于這樣的算計。[全文]
-
在特朗普的游戲中,美國和中國贏了,歐洲來買單
塞巴斯蒂安·康丁香港大學亞洲全球研究員,地緣政治分析師
歐洲的對華政策暴露了其對外依賴性處于晚期的癥狀:缺乏籌碼、協調或終局目標的作秀式敵意。[全文]
-
面對特朗普,歐洲需要一位老祖宗
沃爾夫岡?明肖《金融時報》副主編
阿斯麥爾之于歐洲正如稀土之于中國。特朗普對華加征關稅后,中國對稀土及相關技術實施出口管制,將自身在稀土開采及加工領域的壟斷地位運用到了極致。歐洲人本可如法炮制——(對美國)禁止阿斯麥爾公司的產品出口。[全文]
-
只要這個分歧不解決,北約內部矛盾將層出不窮
崔洪建北京外國語大學歐盟與區(qū)域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
若特朗普僅視北約為與歐洲的一場交易,而歐洲則賦予北約以共同價值觀、共同安全責任等多重意義,雙方就存在根本分歧。只要這個分歧不解決,北約內部的矛盾將層出不窮:今天是軍費開支問題,明天則可能是缺乏對安全威脅的共同認知。[全文]
-
歐洲看到了中國對美國的態(tài)度,沒有必要自找麻煩
黃靖上海外國語大學杰出教授
中美日內瓦會談后,歐洲對美貿易談判的立場更加堅定了。這幾天我先是在維也納,接下來在德國,后面還要去希臘,在交流的過程中感覺到他們都認為要對特朗普硬氣,沒有其他選擇。[全文]
-
在特朗普的勒索下,歐盟會和中國站在一起嗎?
揚之德國時政專欄作者
很顯然,歐洲的“獻媚”是因為“恐美”,是擔心自己無法承受“斷奶”后的痛苦。面對一個“自我優(yōu)先”的美國,歐洲正在努力學會看清自己。 [全文]
-
極右翼崛起?歐洲建制派們有的是辦法
若羲瑞士日內瓦高等國際關系與發(fā)展研究院碩士生
在極右翼政黨迅速崛起甚至向戰(zhàn)后建立的“防火墻”發(fā)起挑戰(zhàn)的情況下,歐洲限制極右翼勢力發(fā)展的一個新模式由之誕生:從資金調動中的雙重標準,到對社交媒體幫助極右翼宣傳的調查,再到對極右翼候選人及其政黨的審查,可謂多管齊下。[全文]
-
抗俄反美疏中,歐洲當下的外交策略為何如此“反?!??
宋魯鄭旅法學者,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研究員
中美的外交戰(zhàn)略都是針對對方的。中國所做的一切主要是服務于對美博弈,美國也是一樣。因此,這也同樣決定了在中美“兩極”格局下,法國很難從中美對抗中謀取到冷戰(zhàn)時那樣的巨大利益,也就很難在對華關系上有大的作為。 [全文]
-
真正解決俄烏沖突需要三場談判,歐洲現在還沒轉過彎
崔洪建北京外國語大學歐盟與區(qū)域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
至少到目前為止,部分歐洲國家依然把俄羅斯看做敵對的一方。而且歐洲人始終堅持主張,是否談判還是要取決于烏克蘭的意愿,他們認為歐俄談判與俄烏談判應該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全文]
-
年輕時我也曾幻想歐洲能獨立,直到我當了希臘財長……
亞尼斯·瓦魯法基斯前希臘財政部長
歐盟的影響力正在減弱,美國不斷通過北約推行它的意志,并對歐盟宣示著其作為“造物主”的權威。[全文]
-
跨大西洋聯盟終于被“宣告死亡”
沃爾夫岡?明肖《金融時報》副主編
烏克蘭戰(zhàn)爭必須結束,因為烏克蘭已經輸了?,F實就是這么簡單。烏克蘭需要勇敢的支持者,可它得到的卻是啦啦隊。[全文]
-
特朗普不是歐洲衰落的原因,為什么歐洲害怕他?
沃爾夫岡?明肖《金融時報》副主編
如果歐洲的基本經濟形勢更加堅挺,也許這一切都不會如此重要。但經濟增長似乎不再是歐洲政治的優(yōu)先關注事項。今天的歐洲面對一個不確定、可能十分混亂的未來。它已經成為一個政治上不穩(wěn)定、經濟增長疲軟、科技陷入衰退的地方。[全文]
-
歐洲人要不斷回味馬斯克帶來的難受體驗
關心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進入2025年以來,英法德三個歐洲大國首腦都用激烈言辭回敬了馬斯克。英國首相斯塔默和法國總統馬克龍同一天批評[全文]
-
這一沖撞,會沖垮歐盟申根協議嗎?
孔帆旅法媒體人
雖然歐盟內政和移民事務專員一再強調,《申根邊境守則》規(guī)定成員國在申根區(qū)內部對人員實施檢查系“絕對例外”、且應是“最后手段”。但現實中,一些國家根本未能遵循此規(guī)定。歐盟委員會也從未正式啟動對違反規(guī)則國家的懲戒程序,這實際上鼓勵了“默認違規(guī)”的擴大化。[全文]
-
歐洲 “鋰電之星”本可以不死,生路就在中國
好評立得住,行得遠
他們?yōu)楹畏胖凡蛔摺?a href="/haoping/2024_12_03_757588.shtml" target="_blank">[全文]
-
-
資訊 | Information more
-
關鍵時刻,意大利慫了
-
阿斯麥最新動作,放話“歐洲抱團抗衡中美”
-
默茨:歐俄并沒打仗,但也“不再處于和平狀態(tài)”
-
打不過中國鋼企就耍賴,“歐盟最高將征收50%關稅”
-
歐洲官員放話:已準備好擊落
-
又有機場關了,丹麥國防部長拱火:混合襲擊!
-
兩周后,波蘭給中國打開通道了
-
“對丹麥基礎設施最嚴重的攻擊”,俄方否認
-
“歐盟官僚如驚慌失措的雞般亂竄,歐洲完了”
-
“8月數據出來了,歐盟比美國更依賴中國”
-
“歐洲‘失控’:從英國到波蘭,執(zhí)政無力已成常態(tài)”
-
歐盟官員終于警覺:特朗普借中國設局,算計的是我們?
-
“歐洲企業(yè)又叫屈:中國給稀土吧”
-
“匈牙利希望啥事沒有:歐盟不想惹中國,美國也不想單干”
-
歐盟再玩新招:替俄羅斯“借錢”給烏克蘭
-
歐盟一直拿中國釣特朗普,“這下好了,自食惡果”
-
波蘭啟動北約第四條磋商,俄方回應
-
波蘭稱遭遇“史無前例侵犯”,俄方暫無回應
-
“這是對歐洲的羞辱”
-
討好無效,意再遭美施壓:有中企,不接受
-
-
· 歐洲亂局 ·
從英法街頭的刺殺事件,到瑞典騷亂,到德國的占領法蘭克福運動,再到土耳其游行示威,危機中的歐洲沸騰了起來。在經濟危機的壓力之下,依靠高福利維穩(wěn)的制度越來越難維持。而福利吸引的移民被長期邊緣化,在危機中更為貧困,成為動亂的“主力”。同過度“慷慨”的福利制度一樣,歐洲多元文化政策也瀕臨破產。
-
中方:堅決反對,強烈譴責
-
被中方反制的2家歐盟小銀行,什么來頭?
-
商務部駁斥:她的言論并未如實反映中歐經貿關系現狀
-
中歐就電動汽車反補貼案等貿易救濟案件進行磋商
-
歐盟取消中歐高層經濟對話?中方回應
-
一周內第三起,德國一火車站發(fā)生持刀襲擊事件致18傷
-
歐盟擬對小額包裹加收手續(xù)費?中方回應
-
法國高中發(fā)生持刀襲擊事件致1死3傷,嫌疑人為15歲學生
-
歐盟:備戰(zhàn)備災,存好72小時物資
-
“歐洲正變得像前蘇聯”
-
德國1/3的火車永遠晚點,“歐洲應該把錢花到更有用的地方”
-
瑞典:歐盟不救助,中國就要掌控了
-
歐盟反擊:下月起將對260億歐元美國商品征收關稅
-
馬克龍:下周召開歐洲防務首腦會議
-
8000億歐元,“重新武裝歐洲”
-
馬克龍:愿向歐洲提供“核保護傘”
-
瑞典跟進:不排除向烏派出戰(zhàn)后維和部隊
-
馬克龍急了,召集歐洲領導人趕忙開會
-
朔爾茨回應慕尼黑駕車撞人事件:所有犯罪的外來移民都應被遣返
-
慕尼黑一汽車撞向罷工人群致28傷,警方:很可能是恐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