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與國合作的前提不一定要“充滿愛”,“無惡意”就行
我們很難想象在接下來十年的任何一個時間節(jié)點上,國家和國家之間真的所謂“充滿愛”,我們可能不是一定需要在國與國之間關系極度友好的前提下才能合作,我們還是可以基于“無惡意”來尋求合作。[全文]
-
“照此良方,西方今日=發(fā)展中國家明天”,還好歷史并未如此展開
經典現代化理論給出的這條有跡可循且前景誘人的道路,一時間成為眾多發(fā)展中國家主動學習或被動受影響的“標準答案”。但事實證明,西方現代化理論描繪的美好道路,并未能幫助廣大后發(fā)國家實現現代化。[全文]
-
“善治”真的是全球南方國家治理的第一要務嗎?
從各國發(fā)展經歷來看,“善治”或“完美治理”可能并非實現發(fā)展前置條件?!叭蚰戏健眹业恼咧匦目赡苄枰獜摹吧浦巫h程”轉向探討如何逐漸完善建設制度,提升治理能力。[全文]
-
東南亞的經濟問題,不能靠“自由貿易”解決
自由貿易往往意味著許多經濟體的生產能力被摧毀,由此喪失了發(fā)展中國家培育新生產能力并最終在國際競爭中立足的可能性。我們應思考各種形式的合作,以促進東亞各國共同進步。[全文]
-
東盟在中美貿易戰(zhàn)中看到了機遇,但對沖風險至關重要
東盟認識到,必須對現有的全球經濟與安全架構進行改革和升級。為此,東盟希望不僅參與這些規(guī)則和規(guī)范的制定與重構,還能將主要合作伙伴匯聚在同一平臺上,在不排斥任何一方的前提下持續(xù)保持互動。即便在大國競爭愈演愈烈的環(huán)境中,這也將成為東盟未來的發(fā)展方向。 [全文]
-
肯定有人會問:“中國人談‘全球南方’,圖什么?”
盡管作為一個術語“全球南方”在中文語境中非常新穎,但是如果我們回顧中國的外交實踐,中國長期以來就一直在關注“全球南方”一詞背后所涵蓋的內容。[全文]
-
在贏得柬埔寨民心這件事上,中國可以這樣超越美日
中國可能需要改變并拓寬其與不同利益相關者的參與策略,而不僅僅是著眼于政府之間交流,中國需要改變目前的參與方式,因為你不僅需要應對政府,還需要贏得民心。[全文]
-
很多人沒意識到,自己成了西方壓制他國的傳聲筒
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存在著一種虛假的普世主義——即將歐洲經驗泛化為普世經驗。當代不少的社會科學完全建立在歐洲中心主義之上,是基于虛假的普世主義、對本土聲音的壓制以及對現實的扭曲的產物。[全文]
-
今天,已經到了南方國家知識覺醒的時代
在現代化發(fā)展道路上,南方國家要確立自己的知識自覺,建構自身的知識主體性,從對西方知識的摹仿和依附的狀態(tài)中擺脫出來。[全文]
-
“全球南方與東南亞”會議于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成功舉行
2025年6月10日至12日,“全球南方與東南亞”學術會議在印度尼西亞雅加達的印度尼西亞大學德波克校區(qū)成功舉行。[全文]
上海市互聯網違法與不良信息舉報中心